后山传来了一声声鸟鸣:“清明——酒醉!”唱歌一样。和着山的回音,好听极了。清脆、婉转、韵味十足。倾注了对大山的深情。这种鸟鸣的时候,有另一种鸟却在旁边高一声低一声地赞美着讽刺着:“就你乖!就你怪!”真是有趣极了。近30年来第一次听见这种鸟的叫声,好亲切!故乡深山里的鸟啊。你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后山的?我兴奋不已!忙放下手里的工作。静静地听着,品味着,就像听到了亲切的乡音。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叫“春鸟”的童年伙伴。也许休很奇怪他父亲怎么给取这样一个名字吧。其实一点也不奇怪,春鸟的父亲是土改根子,没读过一句书,只能凭自己的感觉和生活经验给孩子们取名字。春鸟前面的三个哥哥分别叫冬生、秋生、春生,一听就知道是按出生的季节取名字的。第四个哥哥叫尾生(即尾声,意思是不要再生儿子了)。春鸟出生的那一声哭特好听。亮亮的。那时他正好听到深山里传来“清明——酒醉”的鸟鸣,于是高兴地一拍巴掌:我的女儿就取名“春鸟”!
春鸟给这个家带来了欢乐,也成了这个家里的宝贝。
春鸟是幸福的,有哥哥们的呵护、有父亲的宠爱。过年了,只有她能穿上新花衣服。新衣服的口袋里还有压岁钱。当然,也就是几个钢崩而已。够太年初一到街上买几个气球,买几尺扎头发的红塑料线。但这已经很让人羡慕不已了!
永叔
永叔的命没有春鸟父亲的好。他接连生了三个女儿,第四个还是女儿。永叔想儿子都快想出病来了!大女儿出生的时候,确实高兴了一阵,因为永叔一直在外地单位上,是国家的人。而妻子却在家种田,开头生个女儿可以早早地帮衬她母亲做家务。
永叔给第一个女儿取名新玉。新玉是在新豌豆刚出来的时候出生的。三年后,美玉出生了。永叔想儿子心切。刚过两年,又是一块碧玉诞生。在碧玉不到两岁的时候。满玉来到了这个家里。取名满玉的意思是现在玉“满”了,下一个该是儿子了,所以不到两年,第五个孩子很快又怀上了。这时候的新玉就成了母亲的左右手。没有去读书,每天家里、地里地忙个不停,做饭,给妹妹们洗澡、洗衣服,到园子里摘菜,还要砍柴。反正家里有什么事就做什么。真当力啊。好多人就羡慕上了,哎呀。还是生女儿好!看人家新玉,小小年纪就会做那么多事,他爸爸又不在家,要是男孩,怕是只会玩。新玉的妈还不累死。
秀审怀上第五个孩子后,反应与前几个截然不同,怀上前几个孩子的时候,喜欢吃酸的,而现在呢,却喜欢吃甜的,这第一胎怀的肯定是个儿子。于是永叔每次回来都会从在城里买几斤白糖给秀婶吃。秀婶呢,也吃得心安理得。邻居们也说。看上去新玉妈这次怕真的要生个儿子了。你们看,她的肚子怀得好正、好圆呢!一点也不像丫头肚。为了证实这次怀的是儿子,永叔问了好几次最么的女儿:“满玉,你妈妈怀的是弟弟还是妹妹?”“弟弟!”满玉愣腾都没有打,顺口就说了出来。每每这时候永叔最开心了,小孩子说话最中。这叫讨彩头。彩头好啊!秀婶就这样怀着生儿子的美好憧憬,腆着个大肚子在村里招摇着。永叔呢,连名字都给取好了,前面的几个姐蛆都是玉,都是不值钱的玉,这个儿子就叫宝玉吧。
宝玉如期来到世上。他出生的时候却哭不出来。接生婆子倒提着宝玉的两只小腿。在他的后背上轻轻拍了两下。“呜哇——”永叔忍不住皱了一下眉:这小子,怎么刚出生就叫苦啊。
春鸟、宝玉都是父母的心头肉,被父母放在心尖上养着,那年他们一道进了学校。
那年月我们那里的女孩子是没有书读的。大家的观念是。女儿是别人家的。供她读出书来,也是好了别人家。即使有的家长送女儿读书。也最多让读完小学。能认识秤和自己的名字。能数得数清就可以了,因此春鸟虽是他父亲的宝贝女儿,却也只读到小学毕业。而宝玉就不同了。他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永叔花1万多元给买了个指标。让宝玉跨人了大学的殿堂。
榕叔
榕叔是大学生,曾在一个很有实力的工厂工作,美死了!但美中不足的是不管他怎么努力。生的全是女儿。有人说。当年榕叔结婚的那间房不好,他大伯就是在那间房结的婚,生了9个孩子,9个都是女。不过这也是说一半信一半而已,生男生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哪能怪房子呢?
快到清明节了。上午到集市上剁了两斤排骨。晚上排骨熬黄豆。木柴火舔着锅底。锅里的排骨香气诱人。黄豆在锅里快乐地翻滚着。吃晚饭时。榕叔高兴地喝了两杯米火酒,嘴里呵出带着黄豆香的酒气,很是陶醉。
“桂枝,清明节打电话叫强仔回来认认祖宗,好吗?”
“……”
“说话呀,好不好?”
“你想叫他回来就叫呗,我有什么意见。”
“哎,这不是和你商量吗?怎么是我想叫他回来,他应该回来认粗归宗了嘛。我俩都是快60的人了。离黄土越来越近。再不办好这件事情,死了我怎么闭眼?再说。他本来就是我的亲生儿子。回来认祖归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不是?”
“嗯,我倒是没什么,不知族里那些人怎么说。”
“族里的事有我呢,我会向大家说清楚的。”
当榕叔知道自己有一个儿子的时候,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一想到清明节那一直未谋面的儿子就有可能回来认祖归宗,心情便飘了起来。他很感激英姿的那份情。本来英姿怀了孩子没有告诉他就被下放。后来也一直没有她的消息,没想到老天垂怜他。在这年过半百以后,给他送来一个儿子。榕叔一边用细细的牙签剔着牙缝里的肉渣。一边轻轻地哼着小调。眼睛望着天际那隐隐的星,脸上泛起了红红的亮光。
“星儿,把碗收了吧,我吃好了。”
星儿是榕叔的么女,她眼睛大而亮,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性格也象个小子,榕叔给他取名星儿。在榕叔的眼里,星儿就是儿子。原来打算给星儿招个上门女婿的,可一时半会也没个中意的。
等到星儿来到桌边收拾碗筷的时候。榕叔说,“到了明年的清明,你就有一个亲哥哥了,他还会带你的侄儿——我的孙子回来,到那时,我们一家就热闹喽!”像是告诉女儿又像是自言自语。
“爹。看你美的,我哪来的一个亲哥哥呀,以前为什么从没有听你说起过?”
“星儿,这话说起来就长了。你爹我年青的时候在省城的一个棉纺厂工作,管着好几个车间的机器维护和修理。当时你爹爹我也算得上个人物,好多女的追我。纺织厂你知道吗?那里是女人成堆的地方。男人就像太熊猫,被女人当成国宝一样宠爱。”“爹,你吹牛!既是那样,你怎么没有在那里面找一个。还找到我妈妈。”“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当时有个女人因为出身不好,她男人又被打成右派,被别人歧视,我很同情她。暗地里常常帮助她,我们之间产生了感情。她便怀了我的孩子,可她当时没有告诉我。运动越来越深人,她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改造,就这样她怀着我的孩子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之后我也调离开了那里,来到了我现在退休的这个单位。经人介绍,和你母亲结了婚。生下了你们五朵金花。我也是去年才知道你有这个哥哥的,他母亲去年病逝了。病逝前,她把你哥的身世和我家乡的地址告诉了你哥,并嘱咐他将来一定要认祖归宗。”
‘爹。你还有这么一段浪漫故事啊!爹,我有了哥哥,你有了儿子。你的香火就有人延续下去了,以后我们家也有资格置办清明酒了。”
“星儿说得对,我看明年的清明酒就由我家来置办吧。桂枝,你说呢?”
“是,你终于可以有机会吐一口气了。”
于是榕叔就和家人商量着如何把明年的清明酒置办得体面些。
杀一头猪。宰两只羊,鸡和鸭子家里养着。到时候去县城买些海味回来。春节的时候多酿几缸好米酒,到店里批发几件瓶装的白酒。喜欢喝米酒的喝米酒,喜欢喝白酒的就喝白酒,让大家喝个痛快。
榕叔前几年身体不是很好。所以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就办了退休手续。退休后回到家乡和老婆孩子一起种田种菜养猪,弥补多年来在外工作与妻儿分居的情感,倒也其乐融融。与周围的农户比,他的经济条件是最好的,每月有1千多元的退休金,别人家里在为买种子、农药、化肥发愁的时候,榕叔已早早地把这些买了回来。这也是最值得榕叔骄傲的一点。
不过现在儿子是他的骄傲!
楷哥
楷哥在城里退的休,退休后住在城里,很难得回家乡来,连清明节都有十多年没回来了。虽是在外工作,可以前孩子多,要供他们读书,没有什么余钱剩米,再加之退休早,退休金不高,囊中羞涩,回来一趟不容易。
今年的清明节他是一定要回来的,不是他自己想回来,是因为他那自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外省工作的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要回来。何为?两个弟弟的事业越来越发达,这得感谢老祖宗的保佑,清明回来祭祖,把老祖宗的坟好好修修,以感谢老祖宗。
清明这天。天气照例是下一点点雨以示对先人的哀悼。但太阳总是有的,否则便是无情(晴)。
我们这个家族在当地算得上是大家族,年年都办清明酒。由族里的人轮流做东,以“房”为单位,每一房人轮办一年。这样,弟兄多的自然要沾光,分摊到每个弟兄面前开销不多。独子就很吃亏。所有的开销都是一个人承担。按规矩。没有儿子或后代的人家,族里规定不要他们承办清明酒。因此。在每年的清明酒席上,没有儿子的人家,酒喝得不痛快,话说得不燥爽,甚至有些低声下气的,在酒席上也易喝醉。楷哥生了五朵金花,如今个个都有工作,对他们两老也很孝顺,但因为没有儿子,回来喝其他族人置办的清明酒也没多大的意思。也就十多年没有回来。他的俩弟弟每人两个儿子,这次带着一大家子,可以说是风风光光地回来,说实话,楷哥是极不情愿的。
楷哥的两个弟弟这次回来不仅仅是祭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修谱。谱不修就会失传;谱失传。没有纲。礼便乱,后辈人便没有了辈分和礼数。当你做事情没有把握的时候,总是说。“没有谱。”修谱。在某种方面还是必要的。楷哥不情愿。是因为他没有儿子,在谱书上断了根。
清明酒醉
今年的清明,轮到我家置办。因为楷哥及两个弟弟。还有他弟弟的几个儿子都回来了,自然是热闹了很多。酒席也比往年办得丰盛。
可惜的是,父辈们所剩无几了,酒席上笼着淡淡的哀伤,不过这种哀伤就像太阳出来前笼在山上的雾霭,很快便散去了,白酒的烈性使得血液快速循环。几巡酒过后,年长的读过私塾的顺伯伯说话了:“各位,今年的清明酒是华仔承办的。我认为办的很好,今天的酒席气氛也很浓厚。我很高兴!谢谢华仔,请大家干杯!我借华仔的酒祝福我们的每个家庭、我们的子孙幸福美满!我还能与在座的我的平辈、后辈们在这里喝清明酒。真是感到自己有福气啊!希望我们的家族团结兴旺。希望我们家族的好传统代代相传,希望我们的后辈尊老爱幼。为社会主义和家乡的建设多做贡献。今年的清明酒席上又多了好几口人,建楷已好多年没有回来了,这次能和两个弟弟一起回来,真是大好事。在此,我向大家宣布一个大好消息,明年的清明节还有一个人要回来,他就是你们的榕叔的儿子——强仔!”
席上哗然!榕叔有儿子?叫强仔?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完。“是的,榕叔有个儿子,他叫强仔。那是你们的榕叔在过去那特别的时期的爱情的结晶。”
“你们听听,顺伯伯蛮新潮的,榕叔的私生子是爱情的结晶!嘻嘻!”
“啪!”昌的背上挨了重重的一下。
“大家听好了,现在我宣布:明年的清明酒就由榕叔来置办!我想就在明年清明的那天,让强仔认祖归宗,大家说,可好?”
劈劈啪啪……鼓掌响了起来,顺伯伯说话了,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榕叔从席位上走下来,端着酒杯,挨席的敬酒。谢谢大家的认可。
楷哥坐在榕叔的对面,这之前,他的心还是平衡的,因为榕叔也没有儿子。现在顺伯伯突然宣布,榕叔有儿子了,明年的清明就要回来认祖归宗。楷哥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当榕叔敬酒的时候,楷哥竟然像喝了醋一样的难受。
一巡酒过去,就提到了续修族谱的事情,这也是这次清明酒要定下来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提到续修族谱,大家就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要续修,有的说不必修。说要续修的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顺伯伯看大家争论不休,就叫大家静一静,要我来说几句。我当过民办教师。现在乡里工作,也算是党的干部,说起话来有点分量,大家也信。既然顺伯伯要我说,我就当仁不让了。
今年谱是一定要续修的。我觉得首先大家要明确修谱的意义。自古以来,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修族谱是为了弘扬光大民族文化。缅怀祖先懿德,提高族人自身素质,我认为有必要续修族谱。
解放这么多年了,大部分人都修建了新房子。在物质生活算是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精神文明大家还是不够重视。现在中央在党的十六届全会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的概念不仅仅是改善农民的住房、道路、水电的问题,还应是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问题。我觉得修谱其实也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借修谱来稳定和团结族人,借修谱来教育族人的子孙后代,提高族人的荣辱意识未尝不可。
前不久我看了周氏族谱。很惊讶,周氏族谱竟然有那么厚重的文化底蕴,竟然修得那么有文化品味。谱书上有大量的墓志、诔文,记载了他们祖先的懿德传给后人、教育后人。并藉此激励后辈人发奋读书,做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的人。还有大量的描写家乡景物的诗歌、散文。这不仅是一部谱书。更是一部宝贵的史料和优秀的文化遗产。周氏族谱不仅记载了本姓氏的发源。更是记载了他们祖先的思想渊源,让后辈人以此为荣。周氏在各个朝代、各个时期都有优秀的人物出现,我看,这与周氏的族文化和教养分不开。
如果不是续修族谱,他们的后人不会知道。他们的祖先里有个大学问家周敦颐,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就不会很好地影响他的后人;如果不是修谱,族人就不会知道,他们的祖先里有个伟大的革命家周恩来;如果不是修谱。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传承。
你们知道的江村有八景,访尧也有八景。但是如今你们有谁见到过八景呢?那时没有照相机,随着年代的变迁,江村的八景和访尧的八景早已不复存在。然而。在周氏的族谱书里却用文字记载得清清楚楚,这江村八景是:仙岩夜月、香石朝烟、龙山叠翠、漫水拖蓝、有庳晨钟、华灯暮鼓、梅江细雨、课楼迎宾。我现在吟出其中几首诗歌给你们听听:
漫水拖蓝
一叶扁舟迁漫潭,潭深依旧水拖蓝。
湘流注处源谁溯,道国经来与倍酣。
有客踏青衫可染,几人采绿镜初涵。
况多溪上垂纶者,日对龙山洗晚岚。
有庳晨钟
鼻亭千载有崇祠,应慰当年友爱思。
钟韵细敲香梦醒,旭光初向晓窗移。
音流水国龙扬角,响和松涛鸟噪枝。
虞陛笙镛如可作,最宜爱弟早期时。
课搂迎宾
江村何处恣遨游,想象当年有课楼。
五凤奇现应突兀,元龙百尺此勾留。
榻悬每迓宾朋入,酒泛还征意气投。
莫道盛筵今不再,门多长者尚呜驺。
在座的各位,除了50岁以上的人,有几个能说出诗中的地名,又有几人知道“有庳”“课楼”“漫潭”的?
顺伯伯和几位长辈一边仔细地昕着,一边露出赞许的目光。是呵,那时的江村多美啊!也许有人说,现在的江村就不美了吗?美!很美!将来会更美!会出现更多的八景!是啊,美景要我们赏识。更要文化人写出来,才能传给后人,大家说没有文化行吗’
酒席上有人低声议论着:我们以前也修过族谱,但是比较起周氏的族谱来就差很多了,是为修谱而修谱。没有文化底蕴。
我肯定了大家的看法,进一步说道,我们这个家族在当地是很名望的,我们的祖宗被人称为“十爷”,在清朝的时候做过幕府。可“十爷”生前把做官得来的银两置办了很多田产,其中就有清明田,还在家乡修了很有规模的房产。然而十爷的后代大大的不如周氏,就是在文化的传承方面做得不够。我们的祖先也办过私塾,也请了先生教导本族的后代。也有最著名的课楼。其建筑采用的是我国古代传统的民族风格——八角楼。楼柱上雕着龙。壁上刻了风,成为当地一著名景点——课楼迎宾。如今这“课楼迎宾”只模糊在老辈人的脑子里。大家现在还有没有人知道?再过几十年更是没人知道了。因为这不是文化,不是精神上的东西,不能深入人的骨髓,人们很快就会忘记的,只有精神的东西才能传承下来。所以,我们现在续修族谱要修有用的东西,修出我们家族的特点来。把我们“十爷”优秀的传统传承下去,比如尊老爱幼的传统,刚正不阿的事迹;教子读书识礼,对人热情好客的品格;还有我们的洒文化等等。当然也要破除一些陋习。比如在族里,男女不平等的事情表现在清明酒席上不准女人上席,女儿不能修进谱书。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我们修族谱不能违背计划生育的这个根本。如果连清明酒席上都不准女人上座。谱书上不修女儿的名字,那谁愿意生女,生了女的谁不千方百计地想生个儿子啊。
我的话得到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议论得最多的是清明酒席上男女平等的事情。趁着这个热烈的话题。我提议:一、在今后续修族谱的时候,没有儿子的要把他的女儿修进谱书里;二、清明酒席上给没有儿子人家的女儿安排席位。我们要把置办清明酒当成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手段,有什么矛盾的,大家在席面上敞开来说。大家帮着调和。大家说可好?
“好!好啊!”没想到我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特别是顺伯伯这些老一辈的人更是笑得舍不拢嘴。
这些话我很早就想对大家说的,可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今天是顺伯伯给了我这个机会。也是大家给了我这个机会,谢谢。说得不妥之处,还请大家原谅。
首先站起来鼓掌的是楷哥,他激动得流出了眼泪。端起一杯满满的酒一饮而尽。为云生刚才的演讲干杯,也是为他自己干杯。
他说,今天是我这荤于最开心的一天。“男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年来,我都背着“无后”的包袱,在族人面前不敢大胆说话。不敢豪气地喝酒。听了云生的这番话。就像喝了几斤白干——爽!痛快!来,再干三杯!
我也没有多的钱,就3千元。l千元给大家续修族谱,2千元给村里修路。
楷哥的两个弟弟见哥哥表了态,也当即拿出准备给父亲修坟的2万元。交到我的手上,作为奖励基金,奖励族里发奋读书的人。他们知道只有读书是正道,只有知识才是财富。
家庭和谐了,族人和谐了,社会也就和谐。
家庭成员的素质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素质会跟着提高,整个社会的索质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整体素质也就提高了。
清明的酒啊,刚一喝完就醉了。
来源:
作者:梧桐雨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