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是林区县,林业经济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今年县委工作会议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结合打鼓坪林场实际,我场应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挖潜增效,做好三篇文章,打造现代林场,力争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做好林地文章,提升林场经济实力。要立足林场实际,拓宽发展思路,由单纯的木头经济向广阔的林地经济挺进,由单一产业向多种经营发展,多渠道多途径提升林场实力。一是立足林地加强营林生产。要紧紧咬住"林业"二字不松劲,大力造林,着力营林,尽力增加林场活木蓄积量。要搞活营造林机制,通过改革,将部分国有采伐迹地承包给本场职工造林、营林、管护和采伐销售,对部分地处偏远、难于管护的零星山场林木进行承包经营等方式,提高职工林农造林营林积极性,增强林业发展活力。今年,全场总造林面积要突破10000亩,其中国营部分造林要达到5500亩以上,集体部分造林要达到4500亩以上,森林活林木蓄积量递增6万立方米以上。二是立足林地发展特色产业。要依托林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变潜在效益为现实效益,着力发展茶叶、高山蔬菜、土鸡、牲猪、七彩山鸡五大特色产业,扶持规模养殖大户和标准养殖小区建设,推进规模化养殖,争取全年建成五大特色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各2个。三是立足林地推动旅游发展。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方式,全力加快西冲省级森林公园的保护性开发,出台开发方案和控制性详规,整体开发,分步实施。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开发好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打响"西冲省级森林公园"、"婆婆殿"、"婆婆仙茶"三大旅游品牌,努力构建"林-佛-茶"一体化的旅游发展格局。
二、做好项目文章,增强林场发展后劲。要强化项目意识,打造一批项目,落实一批项目,完成一批项目,用项目来夯实发展基础,提振林场经济。一是要围绕产业振兴抓项目。要大力围绕林业发展抓项目,重点推进杉木大径材基地、竹产业开发、森林生态恢复等项目。积极围绕旅游开发抓项目,着力推进西冲省级森林公园项目,完成总体规划和项目包装,实行整体招商,争取引进省级森林公园建设资金1000万元,投入建设资金100万元。要继续围绕进军地产业抓项目,加快君临滨江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滨江广场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全部主体工程,完成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以上。二是围绕基础设施改善抓项目。要用项目实施推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改善。电力方面,抓好35千伏变电站建设。交通方面,启动单(江)-西(冲)公路建设,完成打(鼓坪)-理(家坪)公路建设,力争"十一五"规划内乡村道路改造升级全面扫尾,完成80%的村级水泥路硬化目标。水利方面,继续加大河道、堤坝、骨干山塘、水渠治理力度,完成双丰两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高工程。三是围绕社会事业发展抓项目。要以项目实施夯实社会事业基础,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并以此为契机盘活场机关、江村、双牌家居宿舍等土地;继续推进人畜饮用水安全工程,启动国营工区安全饮水工程,年内解决我场90%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完成林场司法所办公楼建设,抓好农村文化站、计生服务站、农村书屋建设。
三、做好民生文章,促进林场社会和谐。要强化民本思想,在民生事业发展下功夫,千方百计推动民生改善,构建和谐林场。一是着力提高职工收入。要把收入分配向职工倾斜,通过增加职工劳务工资,鼓励职工承包经营采伐迹地、偏远林地,发放待岗职工生活补贴等方式增加职工收入,争取2010年全场职工人平收入同比增加10%。二是切实落实惠民政策。要严格落实好惠农强农政策,抓好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农田等各项保险,确保各类涉农补贴打卡发放率达100%。按照整村推进原则,继续抓好建整扶贫,启动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继续推进智力扶贫,抓好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年内培训农民600人次以上。三是积极推动农村综合改革。要通过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更顺畅、林农受实惠更多。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和资源监督管理,实行村帐、村级货币资金双代管,抓好乡村债务控制和化解;健全农民负担监管机制,落实好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建立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工程长效管养机制,使农村基础设施建得起来、管理到位、受益长久。(作者系打鼓坪林场党委书记)
来源:
作者:蒋崇信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