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盛‘情’难却”便“轻松落马”
2017-02-28 18:58:34 字号:

  中国是礼仪之邦,人情大国。亲朋好友之间逢年过节都得“走动走动”,红白喜事都得“表示表示”,“盛情难却”人之常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领导干部也不例外,有着正常的人情往来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当一个与你素不相识的人为了拿到某个工程给你送钱送物,当下属突然登门造访、出手阔绰,这样的盛“情”,笔者以为是盛“请”,即“请托”之“情”。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请托之“情”,形式、花样层出不穷。领导干部中有的不敢或不会领情,有的开始是半推半就,比如面对五花八门的回扣,拿了觉得“烫手”,可人家已经送来,不妨如数照收;当有人将股票送上门时,碍于人家的“好意”,姑且“半推半就”;有人拿来礼品券,“收了不好,但既然拿来,留下也罢”;至于公费旅游、公款宴请,当请到名下时,架不住对方的“厚意深情”,也欣然前往。诸如此类,有些人不管对方的“盛情”是否正当,背后有什么名堂,往往是“即来之,则受之”。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古玩字画、高档藏书以敬领导“文化品味”;附庸风雅邀请题字留名送领导“润笔费”;以“人情”之名送红包礼金;豪华的娱乐消费请领导“潇洒”走一回,高级娱乐场所“VIP”让领导“过足瘾”等等,都是在瞄准领导干部的薄弱环节,投其所好,打开缺口,以达到他们非法目的的手段。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今天,你对罩上“盛情”外衣的“诱饵”,私心窃喜、身不由已,以为“人家是对咱好”、“别人都这样”、“下不为例”等,撤掉拒腐防变的防线,以“盛情难却”为遁词而自欺欺人,那么,这就是你败下阵来的“起点”。明天,你必然为人所用,被人牵着鼻子走,进而投桃报李,以权换钱,一步一步走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一个多次行贿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的总经理曾经对人夸耀说:我就是用钱去钓胡长清的权,以他的权去换更多的钱。———哪里有什么“盛情”,行贿者不过是想“租用”、请托你手中的权力罢了。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厦门市原副市长赵克明不但收受赖昌星的巨额贿赂,而且对“红楼”的小姐来者不拒;广州市天河区财政局原局长张炳华在法庭上也辩解说,他只是在别人送钱财时盛情难却,就不情愿地收下了,结果也不情愿地蹲了监狱……

  “千里之堤溃于一蚁”,“盛情难却”只是用来对自己腐败堕落的辩解和自我安慰,是一块腐败的遮羞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领导干部如果“盛情难却”而不却,便会像众多的“胡长清”一样“轻松落马”。(盘晟)

[编辑:李 石]

来源:

作者:盘晟

编辑:李庆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