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上梧江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三个注重,致力于将生姜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今年以来,全乡生姜种植面积1.2万余亩,预计总产量达18000余吨,将为瑶乡群众创造财富8000余万元。
注重科学规划,引导生姜产业发展方向
针对上梧江耕地面积只有451.8公顷,林地面积达到16765.8公顷这样一种山多田少的现状,乡党委、乡政府决定围绕"山"字做文章,把山地传统产业虎爪姜作为该乡发展经济的拳头产品来抓,着力推动其扩规模、上档次、增效益。一是加强领导。他们成立了瑶乡生姜产业合作社,在生姜产业资金、种植技术、姜瘟病防范、交通运输等一系列方面提供了保障,强化了姜农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二科学规划。深入山头地块实地考察,认真分析,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确立生姜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扩大生姜种植规模,全面推行种植规程,规范种植过程的标准化作业,稳定和提高虎爪姜品质,力争把上梧江虎爪姜打造成闻名遐迩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三是发动群众。通过各种会议宣讲、安排生姜典型大户现身说法、组织群众深入生姜基地和生姜市场进行现场考察等各种方式,加强对发展生姜产业的宣传力度,讲明白话,算明细账,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打消姜农的顾虑,鼓励发动他们增投入,扩规模,大力发展生姜产业。
注重要素保障,增强生姜产业发展能力
努力强化生姜生产中所需的各种要素保障,增强生姜产业的发展内生力。一是强化技术保障。为克服该乡生姜粗放生产经营的旧习惯,实现提高单产,增强品质,提升效益,该乡在强化科技培训上出实招、求实效。乡里先后组织村支书、生姜种植大户等人前往山东莱芜、安徽铜陵等著名产姜地学习生姜选地、施肥、种植、中耕管理到采挖、贮藏等一系列技术;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来乡里举办生姜种植、管理、加工、防病培训班3期;邀请中南林学院教授来该乡对虎爪姜进行考察研究,指导姜农对姜瘟病进行防治,组织力量对生姜耕种地轮回耕种难题进行科研攻关;实行技术人员对生姜产业包片负责制,予以全程全面的技术指导。二是强化资金保障。乡党委、政府通过信贷、预付款、政府扶贫开发等各种形式筹集生姜产业建设资金困难,有效地为群众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同时,抓好姜种的优选,引导各家各户自己预留姜种,既增强了种子对土壤的适应性,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农户的投资压力。
注重流通环节,拓宽生姜产业发展市场。
为避免价格过低,姜"贱"伤农,造成生姜烂在地里,窝在窖里,伤在农民心里的现象发生,该乡广拓市场,促进流通,多措并举最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确保生姜增产增收。一是广拓市场促流通。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组织人员奔赴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开展市场调查,扑捉商机信息,千方百计稳定老市场,开辟新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招引四方客商前来就地收购生姜。二是畅通信息促流通。利用瑶乡生姜协会和中国姜网这两个平台,广泛收集和发布各种生姜信息,建立完善生姜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相关体系,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同时把与瑶乡虎爪生姜有关信息通过网络向外宣传,让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了解瑶乡虎爪姜,不断提高瑶乡虎爪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责编:蒋国庆】
来源:
作者:吴昌奇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