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风有约驻双牌-“中国和文化之乡”金字招牌
11月2日,中国伦理学会在京举行仪式,授于湖南省双牌县“中国和文化之乡”称号。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为双牌县授牌。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建华教授宣读了《中国伦理学会关于认定湖南省双牌县为“中国和文化之乡”的决定》,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海滨主持授牌仪式。中国伦理学会的部分专家、学者,双牌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相关领导,永州市及双牌县在京各界人士代表出席了授牌仪式。

千古象祠-见证舜象之和与民族之和
双牌水库中游的江村镇,古称有庳。该镇访尧村对岸有一处三面环水的小岛,当地人称之为象王岛。象王岛水下淹没了一座千年名祠-象祠。象祠也称有庳祠,是当地民众为纪念象而自发修建的。开启了中华民族追求家庭和谐和睦优秀传统的序幕,也诉说着象在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

坦田村-和谐家风传千年
在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坦田村,何姓大门上刻有一幅很有名的对联“廉泉让水,义路礼门”,就包含期望家风淳朴和美,代代出君子的愿景。

励志亭-相携相扶润人心
茶林镇大和江村的励志亭讲述了一个家庭和睦,相携相扶的故事。

山盟石-祈和爱情盟誓言
在阳明山杜鹃花景区有一条以爱情为主题的游道,其中核心景区叫“山盟石”,因山石状如夫妻相拥而得名。景区由著名书法家颜家龙(已故)题写。这里已成为游客和新婚夫妻祈福爱情百年好合之所。

郑秀峰-和佛“七祖”生“和愿”
位于双牌东北隅的阳明山,自古就是一座天下名山。秀峰禅师之所以在圆寂之后能得到当地民众的尊崇和信奉,除了其法身不腐和法德高远之外,还由于其对民众在“和愿”上多有教化,常采草药救治百姓,因此,民间也称其为“七祖和佛”。

和字馆-“和”字墨宝聚馆中
阳明山“和”字展馆,时任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时任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为展馆揭牌。目前已征集到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台湾政要连战、吴伯雄、郁慕明、宋楚瑜、江丙坤、林丰正、蒋孝严及书法、体育、文学、艺术、佛教等各界名人雅士题写的“和”字6000多个,更多的“和”字墨宝正源源不断向这里汇集。这些风格各异的“和”字,带着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饱含着和谐、和平、和美、和善、和睦的美好祈愿,已成为中华“和”文化宝库的一枝奇葩和阳明山旅游文化的宝贵财富。

万和湖-和风吹来万里春
万和湖边平地是歇马庵的旧址。明正德年间,妙竹公主因被父皇逼婚,嫁给奸臣之子,使得公主与心爱的人各分天涯,公主伤心欲绝,万念俱灰,于是下定决心潜心修禅。公主来到这里,白马停下不肯前行,公主也被眼前这美好的景致所感动,于是公主召集了108位尼姑在这修道并建立了歇马庵。万和湖象征着天地之和,阴阳之和。目前双牌正打算在这里建设中华第一个“和”文化主题公园,并将建造“万和大鼎”。

日月湖-打造天下“和”湖
日月湖由两湖组成,双牌水库大坝以上,河面宽广,称为日湖,双牌水库大坝以下,风光旖旎,小鸟依人,称为月湖。“日为阳,月为阴,山为阳,水为阴,日月、山水乃阴阳之和”,日月湖与生俱来就有天地自然之和,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和湖”。

永和塔-和文化展示中心
永和塔位于城东霞灯村,建于2007年,是一座功德塔。塔身八面七级。高38.9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威武挺拔、古朴雄浑,而今已成为“和”文化展示中心

泰和亭-舜象修睦抒真情
传说舜帝南巡,在此与象握手言欢,抒写兄弟亲和的佳话。泰和亭所在地正在建设国际慢城,目前已完成第一期。这里频临潇水,百花斗艳,格调高雅,景象醉人。

永和文化长廊-“永”“和”文化融其间
永和文化长廊位于永水风光带,全长1.3公里。为秉承、挖掘、弘扬、展示和提升“和”文化传统,打造“和”文化之乡增忝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永和文化长廊以永水风光带为载体,聚集各类“和”文化元素,将本地悠久的“永”文化与厚重的“和”文化巧妙地融汇一体,巧夺天工,酣畅淋漓。
(绘画:彭良松;文字:周凌志)
来源:
作者:彭良松 周凌志
编辑:李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