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双牌地名考——塘底
2021-01-14 15:09:46 字号:

【塘 底】其名因其乡政府所在地建于一山塘下方而名。乡域1950年分置为塘底、清水两乡,1952年析为麻滩、塘底、金竹、通夫、清水五乡,1956年并为塘底乡,1958年属幸福人民公社,1961年析为塘底人民公社,1965年划归为潇水林区管理局管辖。1969年12月成立双牌县后更名为双牌县塘底乡人民公社,1984年复改为塘底乡。黄龙山属塘底乡“龙山”的“龙”北,山下潇水、麻江两河,高峡平湖,洲岛分明。山上吊尸岩的千古悬棺、神话传说纷纭,据说是宁远舜王传人葬于此。山麓的麻隍古庙,昔日香火典盛,传说由道县三兄妹共同来此游业,妹妹沈云荣因贪恋麻隍庙址的山水和鱼,留此生活,兄妹相隔三年来看望一次,成为远近闻名的香火盛地,现庙已毁。(周旭源)

【麻 滩】又名麻山,因此地处于潇水河滩头,且多麻石而名麻滩。潇水西岸,麻江河水汇潇水处,今塘底乡政府驻地,昔日泷河最险恶的名滩,现名黄龙山,为潇水平湖一汊。明时《道州志》载“麻山,在州北八十里,两岸对峙,壁立千仞,滩声怒急,为泷河绝险,过往者无不胆战心惊”;清康熙九年(公元1671年)的《永州府志》记载“麻山,(道)州之北八十里。两崖对峙,石壁千仞,麻滩走其下,声如雷吼,此为绝险”。其山势如巨龙腾跃,又相传曾因囚禁过一条黄龙,故名。《双牌县志》记载“黄龙山蜿蜒盘旋,如一条蓄势待发的龙气势磅礴,群峰如众星拱月,沟壑纵横,流泉飞瀑,草木蓊郁。又潇水平湖在这里水势浩淼,湖岛分明”。这里山高岭峻,两岸悬崖峭壁,滩陡浪急,两水相汇,声响如雷,发源于阳明山五坳之一的观战坳西麓之香炉山、神仙山的麻江河,在崇山峡谷里横冲直闯了40多公里,于此汇入潇水的泷河。因这条河水称名麻江,因这里的麻婆鱼多得用手可掬,因麻姑娘娘曾在这里修道,因麻大王在这里修行而终,再又因这里是一个急流险滩,故这里的山称麻山,这里的河流名麻滩。(廖文彪)

【牛鼻杠】一座大山至黄泥山处形成一道岩石小山梁,如一道堤坝直插横阻河道,致使流水绕一个两里多长的死弯,象是牛的鼻子,故名;到20世纪的70年代“农业学大寨”,这道牛鼻杠因拦河造田被拦腰截断。麻江河流在塘底境内有几个很险要的地方,称名成王潭、野猪湾、牛鼻杠。传说麻江垌原本是要出“王”的,但后来的一场百年不遇大洪灾,那源头的香炉山冲出来一条黄龙,打烂了成王潭,冲破了野猪湾,在这里被天神囚禁,又谁知这条黄龙后来趁天神打盹之机撞开牛鼻槛去了,从此传下来四句话“一打成王潭,二打野猪湾,冲破麻滩牛鼻杠,麻江垌里无好汉”。其下乡政府门口清澈照影的湖水中一个20来亩的椭圆形小岛,名曰钓鱼岛,《双牌县志》载“状若鲸鱼,尾部与北岸大山相连,似断还续,传为舜斩杀孽龙所驭的东海神鲸座骑。岛上树木葱茏,花草茂盛,四季常青,周围环境清幽,远山如黛,水天一色,水面如银盘一青螺动感十足,颇具诗情画意”。青山绿水相辉映,鸟语花香惹人醉。碧蓝清澈的湖水,逶迤青翠的山峦,婀娜多姿的石崖,一切都是那么安谧美好,如一幅绝笔丹青画作,令世人叹为观止;依山傍水的村落人家日出而劳做,日落而栖息,忙时种田种土,闲时下湖捕鱼,日子过得那么逍遥自在无忧无虑,即使不是神仙也胜似神仙了!(廖文彪)

【麻姑庙】又名麻姑娘娘庙或麻王庙,麻滩那幽蓝湖水边的一座小山名。山上树木葱笼,山顶是一座古庙的遗址,人称麻姑娘娘庙,又名麻王庙或曰沈将军庵。《双牌县志》记载“传为东汉麻姑娘娘之庙宇,又相传为明朝沈云英将军修行之所,昔日香火旺盛。该庙占地面积280平米,向南座北,南北长16米,东西宽18米,为古老的三合院式砖木覆瓦建筑,周围古木参天,野花遍地”。在这座古庙里留下了两个不同朝代的年轻女人倩影。

相传东汉时,庞宁康、傅永秀、周仁德来在麻江河源头的香炉山修道,10年后各人思想发生了变化,那次他们走出香炉山,随河流来到麻滩,天生嗜好吃鱼的傅永秀见麻婆鱼多得伸手可捉,执意不走了,就在这里建庙修行;两位道兄弟讲3年来看望一次,她听成了3天来看望她一次,因此3天过去了他们没来,3个月过去了他们也没有来,一年过去了他们还是没有来!她就日盼夜望,哭啊哭,把一张漂亮的脸庞哭出了点点麻子,后人叫她麻姑娘娘,这个道观叫麻姑娘娘庙。后周仁德修成正果,香炉山求雨极灵,人们于每3年的农历九月十五日抬起大老爷、小老爷雕像,一路乐鼓鞭炮来到麻滩跟麻姑娘娘相会,曰“老爷出(去)会”。又据昔《永州府志》、《道州志》记载和民间传说,明朝,道州守备沈至绪在木垒关因抵抗农民起义军而被杀并悬尸示众,当时沈将军之女沈云英年方20岁,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能,听到噩耗后悲恨难抑,带起数十骑冲入敌营夺父尸还,故朝廷嘉奖她为“袭父职,加游击衔”,仍守道州北大门。沈云英被封官后,看清了腐败的官场,同情穷苦百姓,因杀了几个当地百姓痛恨的贪官,朝廷怪罪下来,又因为婚事几次不顺,心灰意冷,就悄悄遁迹到麻滩河畔的麻姑娘娘庙里隐居了下来,并在庙里终老百年。清康熙《道州志》载“将军姓沈,名云英,浙江萧山人,明道州守备沈至绪之女。献贼寇沈至绪战死,其女率十余骑斫贼营,夺父尸还,贼骇走。道州人德之建祠,麻滩以祀”,又附载一诗曰:“登陴血战卓牙旗,时淬纯钩旧有池;臣节已完酬马革,殳书能读付娥眉;霜冷鸱尾风翻帐,月泻鹈膏水咽陂;安得洗兵留虎将,四邻无垒肃边陲”。传说沈云英脸上有几粒白麻子,故后人尊称麻大王。(廖文彪)

【雨凼岌】原称竹山岌,在塘底乡的天坪村。岌下有一垅田,每遇干旱年成就有一半被干死无收。这垅田是兄弟俩租种的。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叫花子,坐在家里不走了,还要这要那的,家里人就去喊他们回来。这时兄弟俩正在为这垅田的干旱大汗淋漓地开沟引水,听说后就放下工具赶紧回来,准备尽力打发一点什么东西让那叫花子走。他们到了家里,那叫花子说要吃鸡,兄弟说家里只有一只正在孵蛋的老鸡婆,叫花子就说那你们就杀来给我吃!没办法,为了让这个叫花子快点走,兄弟就把这只正在孵蛋的老鸡婆杀来给叫花子吃了。

谁知这个叫花子吃了鸡后突然得了重病,兄弟俩又是请医生又是熬药、喂药,操心这叫花子个多月,走时连招呼也不打就去了,却害得兄弟俩的引水沟没开成。转眼到了农历六月又干旱了,种的禾苗差不多都干旱死了,兄弟俩想起没地方出气,就仰头喊天道“都是叫花子害了我啊!都是叫花子害了我啊!”怎知他们这样喊了几声,就见天蓦地黑了下来,接着“哗啦哗啦——”下起大雨来了,说来也是奇怪,这雨只落到这垅田地,别地方却不见落到。原来这个叫花子是个神仙,是到凡间来故意试人心的。后来,兄弟俩每逢遇干旱要雨水时,就仰天喊上几声“都是叫花子害了我啊”,这样一喊,他们的田地上就有雨下。后人为了纪念这个神仙,就把竹山岌改名雨凼岌了。(廖文彪)

【谒水潭】塘底的北江汇入麻江河水的地方,是一个又大又深的漩水潭,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潭底就会有两朵莲花并蒂开放,映照水面,一片金光,故人们称为仙潭。一次,有宁远的郑一郎、郑二郎兄弟两个地仙路过见了,再摆罗盘一对,果真是一块“莲花宝地”,禁不住叹息哎呀,地是好地,可惜在水底啊,谁若得到它,定出官宦,走时留下两句话“此宝地何人得安,不出宰相便出武官”。有一年,湘潭一个挑卖坛坛罐罐的人路过这里,那天正好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夜晚,他看见两朵莲花开在水面好不惊奇,他也是个懂地理的人,心想自己跑江湖这么多年走了若多地方,还没见到有如此的好地!于是他留心了,每年的八月十五夜晚就来这里谒见这莲花宝地,一连看了3年,每年都是一样,到了第四年,他把自家老父亲的坟挖开,取出骨头烧成灰包好带在身上,在八月十五夜晚赶来这里守着,待潭中那莲花一开,他就把那包骨灰丢了进去,潭中那金光闪闪的并蒂莲花顿时没了,并且从此以后,潭里再也没见出现过金光闪闪的莲花了。据说这个湘潭人的后代出了一个宰相,这个潭也改名叫谒水潭了。(廖文彪)

【天 坪】此地名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是出天子的地方而得名。先秦时期,秦始皇为达到世代为皇的目的,找了很多风水行家四处查找风水宝地,将其破坏,以便不再出现其他天子。

两位被派往湖南的风水先生,在南岳观望湖南各方天象时,发现永州方向的彩云形成了一个巨型的彩龙戏珠图案,周边的彩云犹如许多奇珍异兽簇拥在彩龙身旁。如此异常的天象,说明此地乃天子诞生之地,是一块罕见的风水宝地。此后,他们每隔三日观察一次,连续三次都看到与初次观察相同的天象,于是决定来永州查找这块宝地的具体所在。经过一年的仔细寻查,风水先生到达宁远,从宁远的九嶷山向北寻至现在的麻江境内,顺着麻江河而下,到达天子坪村白禾仑(原名白鹅滩),发现了能出天子的地方象鼻山。他们在此住了下来,四处查寻。在旁边的珍珠村一组境内,他们看到水井房的一口鱼塘里,每天晚上都有一对形似烛火的光在闪亮,白天即逝。风水先生说,这是助天子得天下的虎将的诞生之地。而后,他们顺河而下,来到塘底村,找到了一个叫尤草塘的地方,能出公候,也就是天子坪所出天子的左丞右相。

断定风水宝地就在此处后,他们回朝廷复命,将此次寻查的经过细细地向秦始皇奏明。秦始皇听奏后,只说了句:“辛苦了,回家休息。”十日后,秦皇传旨两位风水先生密写南下查看的详细经过,并画出地形地貌图,五日后复旨。两位不敢怠慢,不分昼夜地赶写,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奏折与地形图。第六天,两位风水先生所有呈文奏交给秦始皇复旨,秦皇看后十分高兴,各赏黄金八百两,让他们回家休息,并不得将此事外传。三日后,两位突然接旨,被传到一个僻静之处,秘密处死。

一年后,秦始皇密派两名心腹武将乔妆成平民,赶至现在的双牌县麻江源头所在地,将凡在这一地段内举青旗的,不分男女老少,全部秘密杀死。两位武将每年一次,往返三年,不知杀害了多少百姓。第四年春夏之间,两位武将再次来到此地。当时天子坪村有一农户,他家四世同堂,有8口人,其中有一少妇怀孕快三年了,还没有生产。一天,下着毛毛细雨,这位少妇去稻田旁边割青(积绿肥)时,把脖子上的青围巾弄湿了。回家时,她将湿围巾扎在用来挑青的长竹扦担上。围巾被风吹得飘舞起来,像是举着一面青旗一般。路上,少妇被碰巧路过的两位乔装了的武将遇上了。他们跟至一无人处,将少妇秘密杀害。少妇死后,两位武将发现她腹内的胎儿还在动,便将她的腹部剖开。只见,一个满身鲜血的男婴从少妇刚被剖开的腹里爬了出来。

他一落地便往麻江方向爬去。两位武将目瞪口呆。那个婴儿爬了数丈远,回过头来对他们说:“你们早来了三天,我被你们害死了。如果再迟来三天,你们就奈何不了我了。”听了这话,两位武将回过神来:“皇上要杀的正是此人。”他们立即猛追过去。追上时,那个男婴已经爬过了三十丘田大约80丈远了。两位武将把男婴的头砍了下来。顿时,只听得一阵噼里啪啦乱响,周边的楠竹全部爆裂开来。每个竹节里都流出了像血一样的红水,把整条麻江河都染红了。据说,那是因为当时沿麻江河两岸的楠竹,每个竹节里都孕育着一个士兵。此后,沿麻江河两岸的楠竹完全绝迹。

两位武将杀死男孩后,还传旨将天子坪、白禾仑、象鼻山、珍珠塘等龙脉要害部位破坏了才离开。天子坪的那户人家也不知迁往何处。原来的地名天子坪,也因为天子的被害,就改为天坪了,一直沿用至今。(周厚芳)

【黄泥山】村名,因此地有一山岭全是黄泥而名,辖区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周凌志)

【刘家寨】村名,以刘姓住而名,辖区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1平方公里。(周凌志)

【下 坪】村名,因村下面比其他村要平、弯而名。辖区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9.8平方公里。(周凌志)

【珍 珠】村名,相传此地一塘里有珍珠而名,辖区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周凌志)

【上 北】村名,因此地位于大界以此而名,辖区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平方公里。(周凌志)

【通 夫】村名,原此地有庙名,“通夫庙”而名,辖区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8平方公里。(周凌志)

【玉 泉】村名,因此地有一玉泉庙而得名,辖区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7.7平方公里。(周凌志)

【清 水】村名,因此地有一清水庙而得名,辖区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3.1平方公里。(周凌志)

【三姊妹界】相传,有神仙三姊妹在此相会而得名,海拔888米。(周凌志)

【黄龙山悬馆】位于麻滩村小黄龙山,该山山脊有一突 祼露岩石,岩石干燥,周围灌木丛生,清乾隆年间,当地一富翁葬于此。当地人保称“悬葬”。(周凌志)

来源:双牌融媒体中心

作者:政协双牌县委员会学习文史委

编辑:兰莉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