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双牌姓氏考》——陈姓
2021-01-14 11:55:20 字号:


陈家湾陈氏 

陈旭

【姓氏起源】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封舜的后人胡公满在陈的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国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就有了陈姓。

【沿革分布】经过数千年繁衍生息,历代迁徙,陈氏已遍及中华大地。按人口数量来说,陈氏名列中国第五位。双牌境内陈姓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因兵戈四起,民不聊生,百姓纷纷外逃。据1938年合修的《陈氏族谱》载:讳英公因避兵乱,由江西南昌江右迁居零陵辛乐洞陈家湾,一同迁移的还有其他房的,如福公迁居零陵的南木源,寿公移往宁远的马栏背,禄公又徙居永明八都的大梨源,致公新择住宅于宁远的荷叶塘。

12.9双牌姓氏考-定稿  配图92.png

银杏树

银杏树这里主要记述九十三世孙陈讳英的儿子陈楚隆迁移茶林乡新院子村陈家湾。他生有六子分六房,一房希颜,二房希曾,三房希恩,四房希孟,五房希孔,六房希圣,代代辛勤劳作,开垦田地,繁荣发展,至今已108世,600多年。陈楚隆当年在村口左侧亲手栽的两株银杏树,现在树蔸均需三人合抱,中空朽,树冠荫蔽亩宽,年年白果累累,成为双牌境内与村同龄的“银杏之王”。现在双牌境内陈姓家族有茶林乡新院子村陈家湾、联合村腊里陈家、麻江乡陈家村、江村镇陈家、平福平乡陈家。

【姓氏文化】陈氏文化主要表现在宗族班辈排行和守则、训约等方面,始于明朝。

1、班辈

陈家湾班辈为:讳楚希梓仕,国正天元顺,官清黎庶安。

1938年合修陈氏宗谱时统一排行:本固邦宁日,和亲康乐时,修齐扬骏烈,平治展鸿规。

2、守则与训约

(1)国民守则:忠勇为爱国之本;孝顺为齐家之本;仁爱为接物之本;信义为立业之本;和平为处世之本;礼节为治事之本;服从为负责之本;勤俭为服务之本;整洁为强身之本;助人为快乐之本;学问为济世之本;有恒为成功之本。

(2)新生活准则:礼义廉耻。阐述什么是“礼义廉耻”,如何做到及其好处。

(3)训约:教人向善去恶,做个良民百姓,其中有训为人父,训为人子,训为人尊长,训为人妇,训子弟敦品、读书、勤俭、忠厚、睦族、爱国。约不孝不悌,约欺孤凌寡,约孤寡骄纵,约内乱,约变卖公业。

江村陈氏

陈尚清 

【陈氏起源】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远古至今,陈姓乃汉之大姓。周朝武王,妫满封于陈,自立胡公,妫满后裔珍相楚,封颍川侯,徙颍川号陈姓,妫满乃陈之鼻祖。

南朝陈霸先受禅而立陈,领长江粤江各省地域,传位三世。元末明初,陈友谅于采石矶立帝三年,领江西湖广等地,国号汉,明开国军师刘基以计取之,谅于鄱阳湖与朱元璋决战,溃于湖中,与族人兵将逃之,隐居八方,此乃江村陈氏始祖季一公之由来。

【沿革分布】江村在何许?漫潭最深处。不问打鱼人,沿麓踏花去。古今之江村,历朝有图,誉名海之内外,元末明初始祖季一公由江西赣江鄱阳湖畔,取猎江村,定址于潇水岸畔,故名江村。始祖季一公,勤耕开拓,课子孙奋进,有600余载历史,子孙繁荣,迁徙金滩、五里、牟江等地。目前,江村镇陈氏族人有4000余人。

【姓氏文化】

1、班辈排行

江村镇陈氏宗族排班立辈始于元末明初。班辈编排70字:季百千续世国大,一时元甲绍联字,嘉立道光茂谦尚,质延辅杨文前芳,嗣美孝友顺恭传,妫华令绪允孚于,休善庆星辉笃生,携彦修礼仪之门,协睦表海丕单称,德承兴家振宗风。

2、族规

1997年修族谱时,拟规八条,内容如下:

(1)今后坚决按历统班辈入谱,裔子以孝为先,敬宗睦族,创建文明精神,倡导人道主义,戏采娱亲,孝有二十四,弟兄难得,绝不煮豆燃萁。

(2)严禁五服内联姻,杜绝近亲联姻。

(3)严禁赌博、男淫女娼、盗扒等犯罪行为,严禁酗酒、聚众斗殴、闹事生非。

(4)严格遵守国法及村规民约,违者禀官究治。

(5)提倡植树造林,维护遵守森林法规,发展村落风景林,美化环境。凡先祖之坟墓周边应植常青树木。

(6)提倡清明扫墓、祭祀祖先,反对大吃大喝、借祖争山。

(7)以理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严肃家风,整顿宗风,扬善除恶,济困扶贫。土改之前,陈氏宗族有公田几十亩,公田收入纳入族内公益金,如吃清明吃清明:清明节活动上的吃喝。、修谱、助学、助贫等。

谱书上还载有《江村八景》《江村五景》以及谱书家训等。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旭 陈尚清

编辑:兰莉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