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起源】据史著记载及今人研究,中华傅姓起源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现有五种说法:妫姓说,娌姓说,傅姓说,改姓说,少数民族傅姓说。但归纳起来就是三种:一是汉族傅姓(妫姓、娌姓、傅姓),二是汉族他姓改为傅姓,三是少数民族傅姓。
傅 姓
傅姓共祖 傅说
汉族傅姓经过数千年的融合,至唐代早已融入一体,并共尊傅说为始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傅氏出自姬姓,皇帝裔孙大繇封于傅邑,因以为氏。商时虞、虢之界有傅氏居于岩旁,号为傅岩。武丁得说于此,命以为相。《史记》《路史》《古今姓氏书辨证》等书都有大致相同的记载。至此可以看出汉族傅姓在古代已融为一体。而今日天下汉族傅姓修谱,无一例外均尊傅说为傅姓始祖,也证明了傅说早已成为汉族傅姓的共祖。
“赖”“罗”等他姓改为傅姓的那一部分,虽不是傅说的后裔,但他们的文化也认同傅说是祖先,为其共祖。
少数民族傅姓虽然各有自己的祖源和开基祖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人们日益注重文化的传承,认为中华傅姓虽有民族、姓源和开基祖的不同,但天下傅姓有历史明确记载的始祖却仅有殷商贤相傅说一人。因此近年来,许多少数民族傅姓宗亲文化均认同傅说是中华傅姓的祖先,并祭祀傅说。
因此,傅说已经成为天下傅姓的共祖。
现仅单列傅说为傅姓起源一说。据史书载,傅姓出自商王武丁的名相傅说(约前1335—前1246年)。相传商王武丁为使国家振兴,希望找到一位能辅佐他的得力大臣。一天晚上,武丁梦中见到一个圣人,名叫说(yuè),认为就是理想中人。于是寻访民间,终于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部)筑土墙的奴隶中找到了说。其果为圣人,任之为相,遂天下大治。因为说出自傅岩,于是便让他以傅为姓,称之为“傅说”。唐代《元和姓纂》载:“傅,殷相说之后,筑于傅岩,因以为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广韵》《姓解》《通志·氏族略》均有此说。
【沿革分布】傅姓在得姓以后,其迁徙繁衍分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秦时期,傅姓主要活动于河南北部和山西南部一带狭小的地区。秦汉时期,傅姓的足迹已经踏上了山东。在汉朝已是甘肃、宁夏、四川的大姓,很快向西南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迁移。至西晋时,傅姓已经北上河北,南下江苏,进入浙江等地。唐朝末期傅姓随中原南下移民潮进入福建。明朝时傅姓已分布于江南各地了。清初傅姓进入了台湾地区。当今全国傅姓人口已达880万,排全国第36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5%。
据《中国姓氏辞典》记载,虽然“付”不同于“傅”姓(明人有付吉,永乐年间为监督史,后升任按察副使,河北大城人),是两个不同的姓。付姓在历史上极罕见。现很多地区把“傅”写成“付”致使姓“付”人数很多,实为误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动荡及文化的不济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落后及文字改革的不成熟(1978年第二次简化字表)阶段,人们滥用,致使姓氏中的“付”字变成了“傅”字的白字,将“傅”姓简写为“付”了。因此,现今“付”姓实际为“傅”姓,同祖同宗。
双牌境内土籍人口中本无傅姓。由于在我国历史上,几乎每次改朝换代都有战争发生,战火蹂躏以及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社会剧烈动荡,引发了人口的不断迁徙,傅姓人口主要是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更偏远的南方移居。现有的双牌籍傅姓人口均为明清时期从江西等地迁徙到双牌境内的客籍人后代。
平陆傅相陵
平陆傅相祠碑林
平陆傅相祠碑林
河南安阳王相岩傅说碑河南安阳殷墟全景
河南安阳殷墟
现定居在双牌境内的双牌籍傅姓人口有三处。
第一处傅姓人口在现双牌县泷泊镇霞灯村磥埠第7组,共有4户32人(包括外嫁的傅姓女儿),共两房曾祖。其迁徙源头为江西。据查明朝时,首先由江西迁至邵阳、祁阳,大约明朝洪武年间,由祁阳迁至现泷泊镇良村,后再迁至现泷泊镇霞灯村磥埠第7组至今。
第二处傅姓人口在现双牌县泷泊镇上双村,仅1户,从祁阳迁入后,大约在傅五庭一代时从磥埠搬至该处。后有六庆一族繁衍至今。
第三处傅姓在现双牌县何家洞镇付(傅)家湾村第7、第9组,共有15户84人。大约在清朝嘉庆年间,一傅姓名为道儒的人,携妻带子,举家从江西迁徙落户于现付(傅)家湾村。据说曾家运昌隆、人旺财盛、人丁逾百。后因道光年间,暴发瘟疫,导致人丁俱损,据说仅一年就亡故28位,后与肖姓联姻,繁衍至今,方得昌盛。
据谱,此“付家湾”之“付”字,实为“傅”之白字,“付”姓即为“傅”姓并同祖共宗。
【姓氏文化】傅氏文化丰富多彩,现择而列之。
1、联谊组织
世界傅氏宗亲联谊总会筹委会、马来西亚傅氏工会、新加坡南洋傅氏工会、旅菲版筑傅赖同宗总会及中国的台湾赖罗傅氏宗亲联合会、香港南安傅氏工会、湘鄂傅氏宗亲联谊会、山西省平陆傅氏宗亲联谊会。
2、文化组织
平陆县傅说与傅氏文化研究会、北京华夏傅氏文化研究院、四川省傅氏文化研究会。
3、文化遗址
平陆县傅相祠、傅说墓、傅宽墓、傅以渐墓、傅抱石墓、傅斯年故居、傅作义故居、彭真(傅懋恭)故居、傅抱石画院、傅作义纪念馆、平陆街头傅说塑像、上海傅家天主教堂等等。
4、修谱活动
全国性的修谱活动先后召开了三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47年8月25日在湖北沔阳县仙桃镇召开,第二次会议于1948年8月14日在湖北武汉汉口汉正街五彩馆19号旅馆召开,第三次会议于2004年6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顺义区潮白河招待所召开。这些会议推荐产生了全国傅氏编辑出版通谱等事宜的委员,决定出版的书籍。2013年出版了《中华傅氏通谱》。
5、双牌傅氏各支字辈派语
因双牌县境内傅氏家族存谱失传,近几年均未修谱,而“德”字辈后,其孙子又均未依字辈而名,故字辈派语只能列举近几代。
(1)泷泊镇霞灯村磥埠第7组傅氏字辈:元—五—六—鸿—绍—德。
注:傅氏家族各房女性族员未列入上表的,特列如下:作英(学政女),峦凤、金凤(绍文女),德凤、德芳(楚平女),艳如、艳春、艳姣(德和女)。
(2)何家洞镇付(傅)家湾村傅氏字辈:学—仕—友—开—正—世—誉—文。
【傅氏家风】清直一节,品敦金玉。清正廉洁,勤政爱民。耕读传家,砺志砥才。奋发图强,百折不挠。勤劳俭朴,乐善好施。尊祖敬宗,和亲睦族。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傅德盛
编辑:兰莉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