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双牌姓氏考》——莫姓
2021-01-14 11:54:41 字号:

【姓氏起源】

1、起源于高阳氏

出自上古颛顼帝所建的鄚阳城(今河北任丘平乡一带),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颛顼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孙,是炎黄部落的重要首领之一。颛顼号称高阳氏。据《三郡记》和《姓氏考略》记载,上古帝颛顼造鄚阳城,其支庶子孙定居鄚阳城,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氏,世代称莫至今,史称莫氏正宗,莫氏族人皆奉颛顼为莫氏得姓始祖。

2、源于芈姓

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莫敖之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其后裔在西周初期建有芈姓大国即荆国,后改为楚国,据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的典籍《大宋重修广韵》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莫敖之职,亦称莫嚣,是与令尹地位相同的官职,并行执掌楚国之国政。在《淮南子·修务训》中则称莫敖为莫嚣,指出其是楚国最高行政官职,军政一把抓。到楚武王熊通开始称王时,莫敖之职仍然存在,后来楚武王嫌其位高权重,改以令尹为重臣,与莫敖相制约。在《左传》的记载中,令尹与莫敖并提,当处于同等地位。楚武王以后的楚国历代君主将莫敖弃置不详,后来在《左传·襄公十五年》中记叙楚国封官之事时,列莫敖于令尹、左尹、大司马、右司马、左司马之后,说明莫敖的地位逐渐降低。今学者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称莫敖本相当于大司马,后降至左司马之下。其后世子孙中有以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莫氏,世代相传至今。著名的屈原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由屈氏的分支改姓而来。

3、源于妫姓

出自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莫即幕的省文,望出钜鹿郡、江陵郡。幕,乃是上古圣君虞舜之祖,莫氏和幕氏同宗同源,该支莫氏只是幕氏的简笔形式,后族人有为避战乱去“巾”取谐音字“莫”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4、源于鄚姓

属于以居邑名称简笔为氏。该支莫氏起源于汉朝时期河北鄚州。周宣王姬静将其次子姬望封赐于鄚州(今河北平乡、任县、晋县一带),其后裔子孙因地名为姓氏,称鄚氏。姬望的后裔传至第二十一世孙鄚振扬(姬振扬),因功在汉室,于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被封为执戈郎,汉高祖还改其姓为莫,此后称莫振扬,成为该支莫氏始祖。

5、源于少数民族

(1)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匈奴贺兰部莫何弗,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

(2)源于党项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唐五代之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族,其中有以单字汉姓莫为氏者,后融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源于库莫奚族,出自金国时期库莫奚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蒙古族,出自辽国时期的契丹乃蛮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沿革分布】先古时期的莫姓主要分布于河北和长江以南地区。到南北朝时由于鲜卑族的汉化,河南、湖北地区的莫姓繁衍较快,但是中国北方战乱频繁,因而北方地区的莫姓受到了很大冲击,一部分人向西北迁移,一部分人与中原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纷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最后成为南方的著名氏族。

宋朝时期,莫姓约有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142位。主要分布在浙江、甘肃和江苏三省,三省之和占莫姓总人口的88%,其次分布于江西、福建、河南三省。浙江为莫姓的第一大省,占据了莫姓总人口的51%。

明朝莫姓大约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为第141位姓氏。主要集中于广西、广东、浙江、江苏,这四省约占莫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河北、安徽、湖北五省。广西为莫姓第一大省,约占莫姓总人口的31%。

12.9双牌姓氏考-定稿  配图526.png

《莫氏族谱》

现今莫姓人口已达233.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18%,在2013年的新版百家姓中排第99位,主要集中在广西、广东、贵州三省区,这三省区之和约占莫姓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重庆、四川、湖南、河南、浙江五省市,五省市之和约占20%。广西居住了莫姓总数的36%,为莫姓第一大省。

莫姓在永州主要分布在江永、江华、道县。双牌莫姓很少,主要在江村镇的花坪村莲塘自然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莫姓先祖们自道县梅花镇上莫村搬迁至此而繁衍生息,现有人口400多人。据查,江村镇双井村也有莫姓零散分布,约20人。其他乡镇莫姓很少,皆散居,全县莫姓人口总计约500人。

据《莫氏族谱》不完全记载,双牌莫姓尊四十一世如静公为第一世始祖,官任宋龙德博通经史。

【姓氏文化】

1、辈分排行

莫氏族谱记载,其取辈之诗曰:“家庭承(第41世)至德,庆瑞应联芳,有兆长舒秀,名增上国光。”其取名诗曰:“乃宗培福泽,定克毓贤良,忠厚先朝裕,垣微景运昌。”

2、莫姓家训格言

12.9双牌姓氏考-定稿  配图529.png

《莫氏族谱》世系吊脉图

莫姓人由于支派较多,居住分散,导致家训家规的不统一(这里不一一列举),但万变不离其宗,大致包括以下内容:尊祖敬宗,和家睦族,毋致国利害义,有伤风化。祠宇整修,春秋祭祀,毋致失期废驰,有违祖训。各宗坟墓,山林界止,毋致缺祀失管,有被占据。读书尚礼,交财尚义,毋使骄慢吝啬,有玷家声。富勿自骄,贫勿自贱,毋致恃富疾病,有失大礼。婚姻择配,朋友择交,毋致贪慕富豪,有辱宗亲。周穷恤匮,济物利人,毋致悭吝不为,有乖礼体。珍玩厅巧,丧家斧斤,毋致贪爱蓄藏,有遗后患。冠婚讲礼,称家有无,毋致袭俗浮奢,有乖家礼。房舍如式,服饰从俭,毋致僣侈繁华,有于例禁。大不孝者,出谱。如骂詈父母、夺产、赡养三类大不悌者,出谱。如骂伯叔,殴辱兄嫂,凌虐弟侄之类为盗贼者,出谱。妻女淫乱不制者,出谱。盗卖祭产者,出谱。盗卖荫树坟石者,出谱。

3、族规

奉祖先、孝父母、和兄弟、睦宗族、和乡邻、教子弟、戒习染、奖名节、慎婚嫁、禁为匪、禁自贱、戒争讼、戒侵占、戒淫行、戒忤逆、戒赌博、戒斗殴、戒刻薄、戒奢华、戒偷窃。

辈分排行:(有)待考。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莫柏良

编辑:兰莉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