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汤翔 周国新 刘孟国)俗语说:“生前厚养实为孝,归后薄葬真乃贤。”前半句是为孝之道,后半句是为贤之道,是为孝之道的精华所在,也是一种勤俭节约的美德。古代诸子百家无不主张薄葬,道家、墨家尤其如此。
近年来,双牌县泷泊镇广泛开展“陈规陋习整治”工作,并与敬老爱老的公益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面对面”宣传厚养薄葬的意义,一方面,不定期入户走访独居老人、残疾老人、高龄老人等,实地了解老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召开“道德评议会”,评选老人身边的好儿子好媳妇好邻居,充分利用社区、村里的“红黑榜”,将孝敬老人的典型事迹上榜表彰,大力弘扬孝道文化,让比孝顺、比贤惠蔚然成风。
泷泊村就有这么一位年近六十的好媳妇。近十年来,高龄的婆婆身体每况愈下,是她每日每夜陪伴在身边。去年,九十六岁的婆婆瘫痪在床不能自理,是她悉心照料。面对邻居投来的赞扬目光,她却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好好地赡养,这是做子女应尽的义务。其实在每个父母心里,不是希望子女能给他们多少钱、买多少东西,而是希望子女都能陪陪自己,常回家看看,或者是打个电话。”
是啊!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愿望,很多子女都做不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尽孝还需趁早,厚养薄葬,方为大孝,这也是乡风文明提升的最好体现和思想基础。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汤翔 周国新 刘孟国
编辑:蒋翔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