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蔡明亮:用爱与坚守书写至善人生
2025-05-19 16:38:07 字号:

本网讯(通讯员 黄锦先)在双牌县阳明社区,有一个名字被邻里们口口传颂,他就是蔡明亮。自2021年起,他毅然扛起照顾患脑膜炎哥哥的重担,寒来暑往,从未有过一丝懈怠。他的坚守,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身边每一个人,成为邻里心中孝老爱亲的典范,用不离不弃的坚守诠释着人间最质朴、最真挚的手足情。

自强不息,逆境中破茧腾飞

1963年,蔡明亮出生于一个乡村家庭,5个儿女依靠母亲微薄的教师工资艰难度日,家中常常连买煤油灯的油和盐的钱都凑不出来。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蔡明亮初中刚毕业,年仅 14 岁就来到县城,开始了临时工的生涯。他不怕苦、不怕脏,什么活都干,只为能多挣一点钱补贴家用。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82年,他终于迎来了招工的机会,进入了双牌县经委和轻工业局开办的皮鞋厂。然而,命运似乎又和他开了个玩笑,工厂因经营管理不善,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又变得黯淡无光。

但蔡明亮并没有被命运打倒,他心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回学校读书,通过考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1983 年冬天,他开始四处寻求读书的机会,却屡屡被学校拒之门外。面对一次次的拒绝,他没有放弃,而是通过亲戚朋友的帮助,四处求情。终于,在1984年上学期,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双牌一中,此时的他已经 21 岁,插班从初一第二学期读起。在学校里,蔡明亮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日夜苦读,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1988年上学期,高二的他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并成功考上了湘南学院音乐系,成为双牌第一个高二参加高考就被录取的学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

大学毕业后,蔡明亮被分配到双牌最偏僻的阳明山中学任教。两年后,由于双牌二中缺少音乐教师,他通过选拔调入二中。然而,结婚带来的债务,以及家里负担和哥哥的医疗费用,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为了偿还债务,他不得不在暑假外出打工。他的第一站是浙江温州,在一家家用电器厂做销售。在那里,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出差补助和销售奖金能有两千多元,而当时他在二中的月工资只有三百多元,还不能按时发放。面对巨大的收入差距,蔡明亮陷入了矛盾和挣扎。最终,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他选择留在温州,辞去了二中的工作,应聘到温州市国际育英学校担任专职音乐教师和音乐特长生指导老师。

2003年,蔡明亮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广东东莞市一所民办高级中学招聘专业音乐教师的信息,待遇比温州同类学校每月高近2000元,通过与在东莞工作的几个大学同学的联系,通过学校的招聘考试,进入了东莞市北师大翰林高级中学,聘任为中学部专职音乐教师。三年后,他在校外创办了琴、棋、书画和小学到高中的文化课实习的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博爱教育,后来发展成为东莞市优秀校外培训机构,自己担任钢琴、小提琴、古筝、吉他、书法多个项目的指导老师。

照顾残疾哥哥,用爱诠释手足情深

1962年6月,对于蔡明亮一家来说,是一段无比灰暗的日子。出生还不足 100 天的哥哥蔡明光,突然持续高烧不退。那时,蔡明亮的妈妈在何家洞乡粗石江村一所偏僻的山村小学教书,村里没有卫生院,全乡唯一的卫生所距离学校有30多里路,且全是崎岖的山间小道,往返一次需要一整天的时间。由于山村小学只有妈妈一位老师,她既要负责教学,又要管理学生,根本无法脱身。无奈之下,妈妈只能在放学后找乡亲们弄了些草药,给哥哥敷在额头上。然而,高烧持续了好几天,尝试了各种土办法都没有效果。直到周六,妈妈才带着哥哥赶到乡卫生所。医生诊断后,才知道哥哥患的是脑膜炎,由于没有在最佳治疗时间得到有效治疗,哥哥的大脑受到了严重损伤,落下了终身残疾,后鉴定为“二级残疾”。后续的治疗费用,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也给父母留下了一生的愧疚和遗憾。

“父母在世的时候,一直都是他们在照顾哥哥。” 蔡明亮回忆道。2021年8月,蔡明亮的父母相继年迈去世。在世时,两位老人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残疾的儿子蔡明光。蔡明亮每次回家,一提起哥哥蔡明光日后的生活没有依靠,母亲声泪俱下,看着父母担忧的眼神,坚定地对他们说:“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哥哥我不仅要管,还要管好。” 这不仅是他对父母许下的承诺,更是他对自己立下的誓言。

为了信守对母亲的承诺,蔡明亮没有丝毫犹豫,毅然辞去了东莞市北师大翰林高级中学的工作,妥善安排好东莞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回到家乡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哥哥的日常生活中。因哥哥患有“三高”,每天清晨 5 点,当整个城市还在沉睡,蔡明亮就已经起床,开始为哥哥准备早饭。他精心熬煮营养粥,然后将食物打成细腻的流食,每一个步骤都倾注着他对哥哥满满的爱与细心。为了预防哥哥肌肉萎缩,他自学康复护理知识,每天坚持为哥哥进行 2 小时的康复训练。他耐心地按摩哥哥的四肢,活动每一个关节,即使双手酸痛不已,也从未间断过。在蔡明亮的悉心照料下,哥哥的身体状况逐渐稳定下来,脸上也渐渐多了笑容。

发挥余热,无私奉献不图名利

一天,蔡明亮在社区活动室看到几个孩子好奇地抚摸着一架布满灰尘的电子琴。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抬起头,天真地问他:“爷爷,您会弹这个吗?” 蔡明亮轻轻坐到琴前,手指触碰到琴键的瞬间,优美的《致爱丽丝》旋律流淌出来。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羡慕的光芒,纷纷嚷着让爷爷教他们。这一刻,蔡明亮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他深知大山里的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是多么强烈。一直以来,他心中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带回山区,回馈家乡的师生。

2022年,蔡明亮在照顾哥哥的同时,在双牌天龙宾馆附近开办了一间音乐工作室,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音乐培训工作,为青少年和成人音乐爱好者提供钢琴、小提琴、古筝、吉他、声乐多项免费体验学习机会。在空闲之余,他主动来到县一小,免费开办了60多人的2个小提琴培训班。每周二、三、四、五下午课后,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义务为孩子们上课。周六、周日,他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分组教学方案,凭借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耐心的指导,让孩子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快乐成长。他还免费为一位名叫李欣妍的小同学打印曲谱,义务到她家安装乐谱支架。蔡明亮一心只为家乡的音乐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不图任何名利。他心怀慈善、博爱,为人低调、真诚,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每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

这就是蔡明亮,他用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书写着血浓于水的兄弟情深;他用无私的奉献,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着“银发力量”;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那就是爱与坚守。对于哥哥蔡明光来说,过去的岁月或许充满了艰辛与漫长,但对于蔡明亮来说,能够陪伴在哥哥身边,照顾他、守护他,就是一种幸福,一种绵长而温暖的幸福。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锦先

编辑:唐雯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