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双牌融媒记者 盘春红 李奎 通讯员 汤翔)10月25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蛇伤医药分会2025年学术交流会暨毒蛇咬伤新技术、新进展培训班与第三届“永州之野蛇伤论坛”主会场学术交流活动在双牌举行。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生物毒素中毒诊断创新发展”为核心主题,聚焦蛇伤诊疗前沿技术与学科发展,汇聚行业专家同仁交流经验、推动领域内的经验共享与技术创新。
当天上午,主会场上半场学术交流启动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李文辉解析了银环蛇咬伤急救新方案与实验成果;广西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梁平为蛇伤科医护人员的科研实践提供了路径参考;梧州市中医医院罗威分享了蛇种PCR快速辨识技术。交流期间,双牌县中医医院带来的游龙拳表演为学术环节增添了特色氛围。随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丁利、原解放军成都军区疾控中心范泉水、重庆师范大学余晓东,分别围绕蛇伤早期诊断、人源化抗蛇毒血清研究进展、AI在蛇伤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分享了专业内容。
当天下午,下半场交流聚焦蛇伤临床救治实践展开,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赖林杰总结了尖吻蝮蛇咬伤的临床处置要点;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中医医院周群辉解析了重型五步蛇咬伤扩创排毒的操作规范;衡阳市手外中心刘昌雄、陈彦名分别分享了蛇伤创面综合治疗思路与压力性创面修复策略;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王春晖交流了蛇伤相关脓毒症的诊疗经验;广东省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朱弘海解析了圆斑蝰蛇咬伤的救治要点;重庆市南川区中医医院杨代芳分享了中医药在危重五步蛇咬伤保肢中的实践内容。
总结交流环节,会议明确了蛇伤救治领域的四大关键方向——推动数智技术在蛇伤识别与救治中的应用、深化诊疗指南落地以提升救治同质化水平、强化多学科协作、加快前沿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同时提出2030年“中国蛇伤零死亡、因毒蛇咬伤致残人数减少50%”的目标,并规划了完善救治网络体系、强化基层医护培训、深化科普宣教等落实举措。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了蛇伤医药领域的专业交流平台,促进了前沿技术与临床经验的深度融合,为提升全国蛇伤救治水平、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盘春红 李奎 汤翔
编辑:陈文英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