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双牌融媒记者 盘春红 通讯员 汤翔)近年来,双牌产业开发区始终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系统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生态工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日前公示的2025年度湖南省绿色制造单位名单中,双牌产业开发区成功上榜“省级绿色园区”。
能源利用绿色高效,清洁能源占比领先





双牌产业开发区现有工业企业75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37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形成了以农林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为特色产业的“一主一特”格局。园区能源消耗结构主要由电力、天然气、生物质等组成。近年来园区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推广、废物综合利用为导向,积极建设并运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设施。2023年园区获得湖南省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单位。
“政府投资的厂房屋顶已全部进行分布式光伏及充电桩建设,装机容量约7.1兆瓦,完成光伏板安装35591平方米,基本覆盖整个园区。” 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蒋宁介绍,该项目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633.68万千瓦时,目前园区超半数企业已用上绿电。位于双牌产业开发区内的湖南省景顺肠衣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企业年产值2000余万元,年用电量120万度,自2022年落户园区以来,年消纳光伏电量60万度左右,每年节约电费15万至18万元。
资源利用集约循环,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园区着力构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模式,积极推动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持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截至目前,永州昊利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称号,阳明竹咏等2家企业先后通过湖南省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和验收,永竹竹业等4家企业已列入2025年湖南省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中。在位于阳明竹咏科技有限公司的碳气联产项目车间,刚刚从各竹木粗加工企业收集的生产废弃物经过风干后制成碳棒,然后进入吊窑烧制成竹炭。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则直接输送到锅炉作为锅炉燃料,形成循环利用、无烟排放联产模式,截断了污染源,大大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项目投用后,每年节省柴火成本约200万元,原本日耗14吨柴火,如今仅需一两吨。”公司董事长陶光汉表示,目前企业碳气联产项目每年可收集消纳5万吨竹材废弃物,竹炭年产值200万元左右,除消化双牌本地废弃物外,还从祁阳、东安等地调运原料。
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动园区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数据显示:近三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近40%,人均工业增加值远超省级引领值,产业绿色化、高端化特征明显。园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中水回用率提升至32.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超过98%,构建起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2025年1月至4月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23.32亿元,同比增长9.4%;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2.37%。
蒋宁表示,下一步园区将完善用能单位平台建设,提高园区余热利用水平,减少碳排放。着重引导园区企业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优化绿色产业布局,做好产业规划调整,为园区招商引资、环境改善、绿色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盘春红 汤翔
编辑:蒋翔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